洛陽“9·29”利用支付寶非法經營匯兌型地下錢莊洗錢案
★介紹
2015年9月,國家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轉移贓款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向鄭州反洗錢部門移送了王某濤等人涉嫌利用支付寶構造虛假交易、非法匯兌韓元的案件線索。9月26日,該案件線索轉交至洛陽市公安局。9月29日,洛陽市公安局以王某濤等人涉嫌非法經營罪立案偵查,并命名為“9·29”專案。該案于2015年11月23日成功告破,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該案為全國首例利用支付寶非法經營匯兌型地下錢莊案件。
★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有郭某梁、王某其、張某營、郭某倫、王某5人( 案件線索中的王某濤、金某國、張某營等人系該案犯罪嫌疑人所利用的賬戶或支付寶戶名),其中郭某梁為老板,其余4人系匯兌流程的操盤手,主犯為郭某梁,2010年左右在韓國留學,2014年回國成立中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營范圍為利用互聯網銷售日常用品。二號犯罪嫌疑人為王某其( 系郭某梁表弟),主要負責資金進出等具體操盤,操盤地點為洛陽市寶龍城市廣場。該案主要犯罪事實為郭某梁利用其曾在韓國留學的便利條件,在我國境內和韓國分別辦理銀行賬戶,通過QQ進行宣傳聯系,從吉林延邊或韓國獲取韓元來源,以支付寶為手段,非法進行韓元匯兌交易,從中收取兌換額0.2%~ 0.5%不等的中介好處費。2011年6月至2016年3月,郭某梁等人銀行賬戶、支付寶賬戶共轉入資金14.56億元,轉出資金13.67億元。
(1)轉入資金交易
郭某梁所控制的銀行賬戶顯示:郭某梁共使用38個自然人名稱,共開立121個銀行賬戶,收到轉入資金6.39億元。其中涉及自然人1541人,共使用賬戶1731個,收到自然人轉入資金3.2億元,無交易對方戶名轉入資金3.2億元。郭某梁控制的支付寶賬戶交易明細顯示,郭某梁共使用37 個自然人名稱開立65個支付寶賬戶,共收到轉入資金8.17億元。其中,涉及自然人11245人,共使用支付寶賬戶1288個,收到自然人轉入資金6.40億元,無交易對方戶名轉入資金1.77億元。
(2)資金轉出交易
郭某梁所控制的銀行賬戶轉出資金13.67億元,其中涉及自然人1050人,轉出至1175個銀行賬戶,轉出資金13.62億元,無交易對方戶名轉出資金519.97萬元。郭某梁所控制的支付寶賬戶直接通過支付寶轉出資金9839萬元。郭某梁實際控制的自然人賬戶共計41人,這些賬戶收到的轉入資金系客戶( 韓元需求方) 支付的用于兌換韓元的人民幣款項,轉出資金系上線( 韓元提供方) 收取的人民幣款項。
★案例評析
(1)客戶來源極為分散,隱蔽性強
本案客戶全部為對私客戶,即個人客戶,主要基于出國留學、赴韓旅游、購物等目的需求韓元,客戶來源分散,給反洗錢調查和公安偵查帶來了極大不便。在涉案的資金中,人民幣資金主要來源于韓元需求方,包括淘寶代購賣家,以及赴韓留學、打工、購物的人。最初的涉案資金主要為滿足淘寶韓國代購賣家的匯兌需求,這些賣家多從事韓國相關產品的代購業(yè)務,其中大部分賣家長期在韓國使用支付寶賬戶,與正常海外商品進貨商使用支付寶賬戶不同的是,這些賣家代購貨款所得為人民幣,而境外進貨需使用韓元,因此有匯兌需求。
(2)賬戶開戶異常,交易額巨大,交易頻繁,交易背景可疑
以涉案的王某濤賬戶為例,2014年5月15日,郭某梁利用王某濤等人的身份證注冊支付寶賬戶,自注冊日至2015年5月19日,共交易22047筆,累計金額7.64億元。日交易頻繁,賬戶分散轉入、集中轉出,收入、支出金額基本相等。無正常用戶使用支付寶賬戶的特征。郭某梁通過控制支付寶賬戶接收多名居住韓國的淘寶網代購賣家的資金,資金主要來源是虛構淘寶交易中韓物流資金專項金額拍付,交易用途為“換匯、韓元、轉入韓國”等,之后通過本人賬戶及同伙賬戶將資金結算至銀行卡,完成人民幣資金歸集。完成人民幣資金歸集后,通過支付寶結算轉至本人銀行卡,或虛構淘寶交易將資金劃轉至其實際控制的多個支付寶賬戶后,結算至賬戶關聯的銀行卡,完成資金由支付寶到個人銀行賬戶的過程。然后,再將資金轉至吉林延吉地區(qū)的金某國等人的銀行卡賬戶。金某國等人的賬戶作為過渡賬戶,資金快進快出,不留余額。
(3) 交易方式隱蔽
①交易運作分兩個階段,采取兩種方式:
初期階段,郭某梁等人與韓元需求方虛構淘寶交易。王某濤等人( 實為郭某梁等人) 與淘寶網代購賣家( 從事韓國商品代購,貨款所得為人民幣,從韓國進貨需要韓元,實為韓元需求方) 通過QQ聯系,虛構一筆淘寶交易,接收韓國淘寶代購賣家的人民幣款項,再將該部分款項通過王某濤等人( 實為郭某梁等人) 本人賬戶將資金結算至銀行卡,完成人民幣資金歸集。之后由郭某梁等人通過延吉地區(qū)的金某國等人完成資金匯兌,金某國等人向郭某梁等提供韓元,郭某梁等再將韓元支付給淘寶網代購賣家,在上線的韓元提供方( 金某國等人) 與下線的韓元需求方( 淘寶網代購賣家) 之間,充當中介的作用,并賺取人民幣、韓元兌換差價。交易的過程是:中國淘寶買家(RMB) →韓國淘寶代購賣家(RMB) →王某濤等人淘寶賬戶(RMB,實為郭某梁等人控制) →王某濤等人控制的多個銀行卡( 實為郭某梁等人控制) →完成人民幣資金歸集;郭某梁等人(RMB) →吉林延吉金某國等人→郭某梁等人控制的韓國賬戶(KER) →淘寶代購賣家(KER,韓元實際需求方)。
成熟階段,郭某梁等人與韓元需求方不再虛構淘寶交易,資金直接通過支付寶賬戶匯款。在郭某梁等人的地下錢莊運作成熟后,下線交易對手逐漸增多,韓元需求方也逐漸擴大到赴韓留學、打工、旅游、購物等人群,與下線的交易方式也逐漸簡化為不再虛擬淘寶網交易,直接通過支付寶匯款的方式完成人民幣資金歸集。最終再由郭某梁等人進行匯兌操作。交易的過程是:韓國淘寶代購賣家及其他韓元需求方(RMB) →王某濤等人淘寶賬戶(RMB,實為郭某梁等人控制) →王某濤等人控制的多個銀行卡( 實為郭某梁等人控制) →完成人民幣資金歸集;郭某梁等人(RMB) →吉林延吉金某國等人→郭某梁等人控制的韓國賬戶(KER) →淘寶代購賣家及其他韓元需求方(KER,韓元實際需求方)。
地下錢莊的運作有兩種方式,主要通過QQ網上聯系上線及下線,上線是提供韓元的人,下線是需要韓元的人。如果上線及下線對郭某梁提供的韓元兌換匯率滿意,就進行交易。兩種運作方式中均有兩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即境內環(huán)節(jié)和境外環(huán)節(jié)。兩個環(huán)節(jié)相對獨立,各自完成人民幣和外幣的循環(huán)。
第一種由韓元需求方先支付人民幣。首先,下線客戶通過QQ聯系該團伙,該團伙報出當天韓元兌換匯率,下線認可后,在QQ上談好價格及交易方式,通過網上銀行轉賬至該團伙指定的人民幣賬戶或支付寶賬戶;該團伙收到錢后,將收到的人民幣通過網上銀行轉給提供韓元的上線;上線確認收到人民幣后,通過韓國的銀行賬戶將韓元轉入下線客戶提供的銀行賬戶,或者轉入該團伙在韓國的銀行賬戶,再由該團伙通過網上銀行將韓元轉入下線客戶在韓國的賬戶,交易完成。
第二種由韓元提供方先支付韓元。該團伙先收到上線客戶往團伙的韓國銀行賬戶提供的韓元,隨后該團伙收取下線客戶人民幣;團伙把韓元轉給下線客戶的韓國銀行賬戶,把人民幣支付給上線。
②交易頻度和金額較大。郭某梁實際控制的自然人賬戶共計41人,這些賬戶收到的轉入資金系客戶( 韓元需求方) 支付的用于兌換韓元的人民幣款項,轉出資金系上線( 韓元提供方) 收取的人民幣款項。2011年6月至2016年3月,郭某梁等人銀行賬戶、支付寶賬戶共收到轉入資金14.56億元,轉出資金13.67億元。
③典型特點。從本案涉案賬戶的資料數量、關聯性、身份信息以及資金交易頻度、金額、速度、流向等識別點看,該案屬于典型的匯兌型地下錢莊。但該案與以往偵破的匯兌型地下錢莊案也具有明顯的區(qū)別,即犯罪嫌疑人借助第三方支付平臺關聯的電子商務網站,大量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并完成涉案資金的收付、歸集和匯兌。犯罪嫌疑人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虛擬賬戶可以和多家簽約銀行賬戶相關聯,并通過虛擬賬戶即可轉移資金,脫離了傳統(tǒng)商業(yè)銀行面對面的支付指令等環(huán)節(jié),使原本銀行可以全程掌握的交易被割裂成看起來毫無關聯、無法確定關系的交易過程,逃避了銀行對每一筆交易資金的來源和去向的監(jiān)測,增加了發(fā)現線索和偵查破案的難度。
以上案例選自反洗錢名家經典圖書——《金融機構可疑交易與洗錢犯罪類型分析》